从2月底开始至今,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场冷战以来欧洲大陆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原本认为,俄罗斯在获得克里米亚后就会停手,根本没有做好应对如今的局面的准备。
其实也不能怪这些领导人没有前瞻性,因为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能源的依赖性非常大。根据统计数据,欧盟国家现在一半以上的能源产品需要进口,其中俄罗斯提供了41%的天然气、46%的煤炭和27%的石油。不同国家的依赖度也不同,比如德国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一直对于制裁俄罗斯不太积极了。从俄罗斯的管道运输过来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欧洲能够获得的最廉价的能源,是任何国家都不愿意轻易放弃。但如今战争爆发,欧洲已经别无选择,制裁俄罗斯是一种政治态度,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但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才是对欧洲各国最大的考验。
欧洲的能源危机还在持续发酵,令很多国家的企业和民众都辛苦不已,毕竟这关系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面对来自民众的压力,欧洲很多国家都放缓了对俄罗斯的制裁,找各种理由继续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时就表示,欧盟未来的目标已经确定,就是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按照计划,欧盟将会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来取代。但冯德莱恩表示,欧盟目前还没有立即停止采购俄罗斯石油。因为如果俄罗斯把石油卖给其他国家,很可能反而会推高油价,增加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她无奈地表示,到目前为止,很多欧洲以外的国家拒绝制裁俄罗斯,它们仍在采购俄罗斯的石油,所以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受到的打击远比想象的要小。
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冯德莱恩是在给自己,甚至给整个欧洲找台阶下。所谓的反而会推高油价,这不过是一个借口,其根本还是欧洲很多国家目前的能源危机已经非常严重,继续采购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无法避免的。不制裁俄罗斯,欧洲的脸面无存,制裁俄罗斯,欧洲就会能源危机。无论作何选择,冯德莱恩内心都只有一个苦字。现在唯一能笑的出来的就是美国了。欧洲已经被美国推到了对抗俄罗斯的前线,切断俄罗斯的能源输出也是必然的事情。未来欧洲肯定需要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高昂的价格必然又可以让美国人大赚一笔。而俄罗斯被欧洲拖住后,美国也可以放心地执行自己的亚太战略,毕竟和衰退的俄罗斯相比,中国才是美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然而,欧盟作为这场冲突的主要受害者,只知道找理由,却不反思自己的战略,终究是于事无补。